为什么实战中一旦被包围,基本等于输了?

“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守)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孙子

孙子这段话的大意是,如果十倍于敌,就包围对方;五倍于敌就实施进攻;两倍于敌则分割对方;势均力敌则设法抗击;如果兵力弱于敌人,就能守则守,不能守则避其锋芒;如果兵力本就不占优势,还一味死拼固守,就会成为强大敌人的俘虏。

在《孙子兵法·谋攻篇》中,孙武阐述了他的用兵理念。面对不同的战争场景,只有用兵者善于根据战场形势排兵布阵,才能取得战争的胜利。而这其中,孙武对于“包围战”和防止被“包围”尤为强调,那么,“包围”战术到底有什么优势?为什么实战中,军队被包围后几乎九死一生?

来源/电影《大明劫》截图

包围战与“围点打援”

在现实的战术运用中,包围战往往与歼灭战息息相关,如果不对敌军进行包围,则很难成建制消灭敌军。而在战争中,能否对敌人的军事组织建制予以摧毁,亦是决定最终胜负的重中之重,一支部队如果仅仅是被击败,各级军事将领得到保留,组织框架仍然健在,只要进行兵员补充和物资补充,部队恢复战斗力只是时间问题。楚汉争霸中,刘邦屡败屡战正有赖于此;而如果被成建制歼灭,组织框架被彻底打散,重建会十分困难,明朝初年的捕鱼儿海之战,一战几乎打散北元的行政和军事组织,从此,北元的行政和军事倒退回草原模式;另外,成建制歼灭敌军也更容易获取地方的装备物资,金末的蒙古军和明末的清军正是依靠着成建制的歼灭和收编敌军、以战养战,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中原。

由此也不难看出,只要运用得当,包围这一战术常常能发挥巨大的效能,而历数战争史中把包围战、围点打援、歼灭战等包围战相关战术博弈充分发挥的,当数明崇祯年间的明清松锦之战。

松锦之战会发生,起于清军在辽西走廊对锦州的围困。彼时,清军在松山、锦州一带摆开架势和明军开战,以锦州为诱饵邀击明军。在这场战役中,除了包围战术的成功,围点打援的计划也被再次实现。这场战役中,几乎彻底摧毁了明朝最后的野战力量。

从山海关到松山,从狭长的辽西走廊向北延伸,即松山堡(广宁中屯所),在松山这里,自西南向西北的辽西走廊遇到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势拐弯的松岭拦截,陡然将辽西走廊的地势分割,松山再向北,则是相对辽阔的小凌河下游平原区。而松山以北的锦州,虽有“东北门户”之名,却是孤悬于辽西走廊之外。这样一来,锦州作为明清两军争夺的焦点,明军据守锦州的成本十分高昂。

锦州(红框处)位于狭长地带的重要节点。来源/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

得广宁至锦州地势平坦开阔之便,清军对锦州的包围也有了天然优势,而早在清军包围锦州之初,业已占据松山以南的杏山,锦州在地理上被清军割裂合围,锦州也就成为对明军实施“围城—歼灭援军—攻下城池”的战术起点。

实施包围战术的一大前提,是包围方的绝对优势兵力,或者抢占了地理之形胜,清军也正是凭借对锦州明军的兵力优势,得以抢占地利优势,或是长期强行进攻,或是切断明军补给待到锦州明军人马困乏再行进攻,清军无疑有着极大的优势。此时锦州的粮草不断耗损,清军还不断派遣军士刈锦州城外的禾稼,明军又无据守之地利,全军士气低迷,同时,皇太极抓住了锦州明军内外交困的时机,竭力招降在东北地区极具影响力的明朝锦州守将祖大寿。皇太极想招揽祖大寿的愿望到了什么地步?甚至做梦都会梦到和祖大寿结拜为兄弟。(昔汉昭烈与关张二人,异姓也,立盟之后,始终不渝,名垂后世,至今称焉,将军其鉴斯而速答之”——大清国皇帝谕祖大将军。)

站在明军角度来看,若不欲放弃锦州,便只得打破清军的包围圈,向锦州运入粮草。自崇祯十三年夏始(1640年)到第二年,洪承畴率数万明军自辽西走廊出发,稳步推进,与驻扎杏山的多尔衮多次交战,把明军阵线一路向北从杏山推进到松山,明军暂时打开了清军的合围圈,暂时解围锦州并抓住机会,将粮草运入锦州城内,锦州守将祖大寿才得以继续坚守,锦州的局面也被盘活。

在明军进抵松、杏,继而打破清军的包围圈以后,明军还开始撤至包围圈外围的清军进攻,双方互有胜负,洪承畴为增加胜算,请求增兵,宣化、大同、密云等部相继前往战场,此时的明军已经达到十三万,而清军先战不利,优势兵力转为劣势,包围圈被打破以后形势已然是岌岌可危。

战场的转折发生在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三月末,锦州的城防分为内、外,这月一天,驻守外城的两营蒙古籍明军发生哗变向清军投降,锦州外城失守,清军再度包围锦州。皇太极得知此事后,立即向锦州增兵,以锦州为诱饵,引明军与其决战,皇太极意在一箭双雕。

songjinhuizhantaishitu

松锦会战态势图,红色为明军进军路线,橙色为清军进军路线。底图来源/谭其骧 《中国历史地图集》

明朝朝野的压力迫使洪承畴举大军向锦州进抵,松锦决战就此爆发,四月至八月间,明军开始冲击锦州外围的清军,在野地与清军接连交战互有胜负,但整体上仍是明军占优。【此战扑面对斫,虽未能却虏(清军),原系实实血战。所斩虏级有数,而虏之拖尸负伤者甚多。各镇攻山步卒从下仰攻,最难着力,马兵据战尤猛。】

明军指挥得当,粮草供应充足的前提下,并非不可一战,这一阶段的交战中,无论是野地交战或者阵地攻防,吴三桂、曹变蛟、杨国柱等表现都十分出色,祖大寿也不断配合明军援军作战,明清两军在锦州陷入向明军有利的方向对峙。

但此时,明朝兵部再次催促洪承畴出战,兵部官员张若麒到洪承畴身边监军,一时间“挟兵曹之势,收督臣之权,纵心指挥。但知有张兵部,不知有洪总督”。洪承畴被迫放弃稳步求进的战略,出兵寻求决战。

此时,皇太极虽与明军兵力相当,战场上也仅仅只能做到不落下风。不过,他发现了明军一个致命的战略部署缺陷,这就给了他合围明军的机会。

洪承畴陈大军于松山至锦州之间,松山地势又隔断了平原与山地,以东以北便是一马平川,而明军的粮草陆路自杏山而来,海路则是通过笔架山运入,在洪承畴的进攻部署中,大军集前、后防过弱,清军有了从后方切断补给线的机会。皇太极抓住明军部署的失误,借助地形合围明军。清军兵分两路,一路锦州南下,绕过松山,攻击杏山,截断明军陆路粮道;又一路沿渤海海岸线自东北向西南攻击明军的海路运输,战场局势瞬间对明军不利。

此时的明军宛如置身于一个熔炉之中,外无粮草供应,内则军心涣散,令本就是由各地支援而来组成的军队士气更加低迷。但尽管如此,明军仍然有最后的机会。洪承畴意图激发明军,在皇太极来援之际与之决死交战,一旦胜利便可打破死局。

然而,已处在包围圈的明军,在战略部署上的开局失败让局势难以转圜。

此时,明军的战略纵深仅余下自宁远至松山之狭长走廊,洪承畴在指挥上也只能“带着镣铐跳舞”。士气低迷的诸镇将领已无效死之心,他的决死意见遭到诸将反对,大家更倾向回宁远就饷,先取得粮草供应。劝阻无效后,洪承畴无奈接受了诸将的意见,但他仍然提出由本部留驻、六镇来援兵马突破包围圈后回转攻击的方案,以期给清军来个反包围、内外夹攻。

可陷入包围圈的明军,在粮草匮尽、军心不定的情况下,要实现分兵突围、内外夹攻何其艰难,各部兵马相互通信、调度配合已无法游刃有余。来援的军队中的大同总兵王朴逃撤战场,本该有序的突围战术成了一边倒的“大逃生”,突围的明军成倒卷珠帘式的溃败,终是“自杏山,南至塔山,赴海死者甚众,所弃马匹、甲胄以数万计。海中浮尸漂荡,多如雁鹜”。

同时,由于明军十三万大军被围于狭窄的辽西走廊,道路拥挤以致人员堵塞、信息隔绝,不知道明军援军大溃败的洪承畴,无法快速调度其他分支部队做出反应、降低损失,混乱的明军变得更加混乱,以致彻底覆亡。而留在松山的洪承畴的战败,只剩下时间问题。

松锦之战中,清军对包围、围点打援等战术应用灵活,利用地形将十数万明军熔于辽西走廊,从战略上来说,明军已然是棋差一招,而洪承畴的努力也成了困兽犹斗。在通讯相对落后的古代,利用地形包围敌军,也就意味着对方的补给和退路被切断,在部署得当的前提下,可能未待进攻,明军便土崩瓦解于包围圈之内。

包围战的另一面

虽说如果战争一方坐拥优势兵力或有利地形,对战争弱势方进行合围会有很大的优势,但包围并不是何时何地都可以运用。战争史上,总有一些极其特殊的情况,或是被包围军队突围,只能是空耗人力物力,折损了己方的士气;甚至于被包围的军队反包围,最后大败亏输甚至全军覆没。论及包围战失败后的惨烈,历代各场战役比之蒙金三峰山之战少有能出其右。巧合的是,三峰山之战蒙军和金军,正是包围战术运用的正反面。

金宣宗时期,金朝尽失河北、山西等地之后,金朝以黄河潼关构筑关河防线来抵挡蒙古军。防线建成后,金军接连在卫州之战、倒回谷之战挫败蒙军。当此情形,蒙古大汗窝阔台决议分进合击,攻灭金朝。

窝阔台亲率中路军由山西南下渡黄河,攻占河中,直指河洛、开封;一路军取道山东;另由一路偏师约四万人由拖雷率领,绕道宋光化军,入唐州、邓州,合击开封。

金正大八年(1231年),面对两路蒙军的进攻,金朝统治者认为如坚壁清野则是坐以待毙,给了蒙古军各个击破的机会,于是以主力屯兵襄、邓,欲阻拖雷军北进。金军统帅完颜合达、移剌蒲阿并未选择拦截渡河的蒙军,而是在拖雷部进入河南后进行拦击。此时,金军以大军围蒙古军一偏师,忽略了蒙军行军的高机动性、对后勤依赖薄弱,这为三峰山合围的惨败埋下隐患。

拖雷军刚刚渡江后,金军未能成功拦击,只得一路尾随。途中,杨沃衍、蒲察定住等金军将领相继会合,会合后的十数万金军一直到邓州道,才与拖雷军遭遇,两军不断缠斗,蒙军一路交战不利,战场上的局势也逐渐从蒙军金军的遭遇战,变成金军对蒙军的合围歼灭战。

蒙、金两军行至三峰山,金军“武(仙)、高(英)前锋拥其西南,杨(沃衍)、樊(泽)拥其东北”,蒙军被迫退往三峰山东部,金军张惠、按得木乘势占据了三峰山较高地势后,不断自上而下冲击蒙军,并将拖雷军四面合围。

金军对拖雷军围之数匝,在战场上也一度攻势凌厉,但蒙军的失利只是暂时的,如果金军不能快速歼灭拖雷所部,等窝阔台的援军赶来会十分危险。合围战术被瓦解,变为蒙军的“中心开花”(即以自身为诱饵,配合友邻部队对敌方实施反包围)。

在重重包围之后,金军并未能迅速击溃被围于三峰山的蒙军。随着天降大雪,不断赶路的金军已然精疲力尽,此时,北路的窝阔台派遣的援军昼夜间就已赶到,拖雷下令蒙军四面突围,与援军一同反包围金军,蒙军“炽薪燔牛羊肉,更递休息”,乘金军困惫不已,开一路让金军逃走,蒙军不断追击一路溃败逃走的金军,金朝最后的十五万精锐一战尽没,金朝也在不久之后彻底灭亡。

在三峰山中,金军和蒙军都使用了包围战术,结局却截然相反。金军从包围者到被反包围,直到全军覆没;蒙军却里应外合,尽歼金军精锐。这也体现了包围战术的两面性。诚然,在大多数包围战中,被围者即便得以突围,逃出生天,也必然元气大伤。那么,金军的包围战术为何没有奏效?主要源于战略上的重大失误。

第一,金军几乎是举国大军齐聚,行动相对迟缓,蒙军则一人数马高速机动,以大军拦截偏师本就风险极大。第二,河南地区地势平坦,金军无法借地利堵截蒙军,一路追击下来,反而是被拖雷牵着鼻子走,全军困顿的同时,后勤也成了重大问题,使得拖雷再突围后迅速击溃金军。第三,强行包围蒙军后,已显疲态的金军又无法迅速解决战斗,又因蒙军具有极强的机动性,无法掐断蒙军的通讯,拖雷与窝阔台的中军调度有序,另一支蒙军迅速前往支援,无法通过长久包围让拖雷所部弹尽粮绝。

后勤断绝、士气低落、通讯混乱,是被包围者往往大败亏输的几大原因。包围战大获成功的蒙军,也正是对金军的后勤、士气、通讯进行打击。首先,拖雷一路带着金军大军赶路,消耗金军粮草、破坏金军后勤。等援军赶到,又乘着雨雪天气突破此时已经饥寒交迫的金军包围圈,金军的士气降到冰点。这时,再开一路令金军逃跑,金军就会彻底陷入混乱,指挥体系完全失灵,最终全军覆没。

闪击战的核心:分割与包围

包围这一战法,并未因热兵器的出现和迅猛发展而退场。二战时期,德军正是凭恃机动分割和包围战术的运用,通过以机械化部队为核心的闪击战,在欧洲战场大获成功。

此时,科学技术空前进步,战术机动性因坦克的出现而有了大幅提高,德国人率先将装甲部队具有高速突破能力的运动战投入战场。

二战德军的作战一般有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德军首先将以装甲部队为首,协从作战的摩托化步兵、机械化步兵集中,形成一个突出的攻击点,之后抓住对方防御较为薄弱的地方猛烈进攻。成功突破后为第二阶段,德军的装甲部队深入穿插,切断敌补给线,后续跟进庞大的步炮摩托化军团配合正面部队合围,形成火力优势,将失去补给、士气全无的敌军部队分割歼灭。由于德军占据机动优势,快速突破成为战役发动的起点。

闪击战是在“战役法”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将深植于普鲁士-德意志的“战役层级运动战”战术思想与高速发展的机动力量融合,使得德军在二战初期“天胡开局”。

德军的机械化部队猝不及防地在波兰防线上撕开几个口子,将波兰的常备军切割得支离破碎,被合围的波兰军队要么成建制被消灭,要么投降,直至战争迅速结束。

在西线法国战场,德军曼施坦因计划同样成功实施。在德国名将曼施坦因的倡导下,德军主力选择在法德交界的阿登森林山区强渡马斯河进行突击,北方德军则引诱法军,在法军东部防线上撕开口子,击溃法军于未发之际,最后形成合围之势,这也是历史上著名的敦刻尔克大合围。

事实证明,机动力量与分割合围的威力不容小觑,德军装甲师迅速突破阿登地区,一路碾过后方的法军预备役部队的集结地,直抵英吉利海峡,合围之势已成的同时,也削夺了法国的战争潜力。于是,随着法国索姆河战役的失败,整条防线继续后撤。法军发生灾难性的溃退,成建制的法军被歼灭在战线上,法国北部被德军迅速占领。

苏德战争前期,德军的迅速推进,正是机动和包围战法相互配合的结果,以装甲机动打开局面并导向包围会战,会战胜利后挟势推进从而开启下一阶段作战。有赖于此,巴巴罗萨计划在前期取得了巨大成功。而最终的失败也是因为苏联的纵深过大,突进的德军过于深入,后勤线不断拉长,再遇上苏联寒冷的冬天,强势的德军最终沦为强弩之末,战况也被逐步逆转。

尾声

孙子兵法说“十则围之”,自古至今,包围战术被屡屡使用,一旦成功,往往可以用最小的代价换来巨大的战果。同时,被包围的一方也很难翻盘。

冷兵器时代的战争是地面这一个维度的,物理空间的包围,将带来巨大的被动。

机动性上,被包围的一方失去了机动作战的能力,被固定在一个区域中,剩下的选择只是从哪个方向突围。如果是被分割包围,将面临更加悲惨的命运。

通讯上,军队被包围后,与外界的联系基本上被切断,被围的军队无法获知外部形势的变化,无法与外部援军协同。自身的各作战单位的协同也更加困难,更难以有效做出战术配合。

补给上,军队被包围后,补给线会被切断,越是技术性强的战争越依赖后勤,后勤一断,全军将面临弹尽粮绝的困境。

在部队士气上,四面楚歌的包围,被围部队士兵是可以感受到的,补给品越来越少,安全后方的空间越来越小,绝望情绪蔓延,士兵士气不断被瓦解。

这一系列不利后果,即使是在现代战争中也是致命的,除非被包围一方拥有制空权和强大的空运能力,否则依然很难改变战败的命运。

对于包围方而言,除了不断挤压包围圈、切割缩小敌军的纵深空间外,还会“围师以阙”。“围师以阙”也出自孙子,意思是在包围时,要故意留一个突围的缺口,即利用敌人逃生的迫切心理,故意留一个缺口,让敌人看到突围的希望,诱导敌人不断往缺口突围,达到管理敌方的战术动作的目的。包围方在缺口不断杀伤敌人有生作战力量,蒙金三峰山之战正是“围师以阙”的成功战例,在包围消耗的前提下,“围师以阙”的作战效果也丝毫不差于合围歼灭。